• 首页
  • 法律法规
  • 相关文件
  • 工作动态
  • 企业信用管理
  • 文明工地
  • 联系我们
关于转发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工作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2-29 09:42:51   |   来源:  |   阅读数:25
发文部门:唐山市建设局 发文文号:[2006]120 发文时间:2006年08月02日


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工业区)建设局(城建 局) ,市属施工企业:
    现将河北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工作通知>的通知》(冀建质[2006]273号)转发给你们,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安全事故快报渠道:
    (一)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事故快报时限上报市建设局市场处(市区施工现场发生的事故由事故企业向市安监站报告),然后由市建设局市场处(或安监站)报省建设厅质安处。其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因起重设备安装、拆卸与使用、及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导致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事故快报时限上报市建设局技术处然后由市建设局技术处报省建设厅材料设备处。
    (二)对于在建成或已竣工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工程或斜坡(包括高切坡)防护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上报至市建设局技术处,然后由市建设局技术处在时限要求内上报至省建设厅质安处。
    (三)在村镇区域内发生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包括农房),由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上报至市建设局村镇处,然后由市建设局村镇处在时限要求内上报至省建设厅村镇处。
建设系统发生的其它事故,上报渠道按省建设厅冀建质[2006]273号文件有关要求执行。
    二、安全事故快报时限:凡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与建设主管部门必须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的有关情况及时向市建设局相关处室上报,凡发生重伤1人以上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在事故发生6小时之内按事故快报渠道要求上报至市建设局相关处室。其中,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要在3小时之内按事故快报渠道要求上报至市建设局相关处室;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要在2小时之内按事故快报渠道要求上报至市建设局相关处室,然后由市建设局在相应的要求时限内上报至建设厅相关处室。
    三、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事故快报工作,加强领导,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本辖区建设系统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按照安全事故快报渠道和安全事故快报时限要求及时上报,坚决杜绝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现象发生。凡违反规定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四、各单位于2006年8月5日前将负责安全事故快报工作的部门及责任人(包括姓名、性别、职务、联系电话)上报市安监站。



    附件:河北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工作通知》的通知


主题词:转发    安全    快报    通知
唐山市建设局办公室                                              二00六年七月二十日印
打字:耿剑                          校对:高怀生                        (共印70份)



河北省建设厅文件
冀建质[2006] 273号
河北省建设厅
关于转发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系
安全事故快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设区市建设局、城管(公用)局,扩权县(市)建设主管部门,华北石油管理局:
    现将建设部《关子进一步加强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工作的通知》(建质[2006]110号)转发给你们,为及时了解掌握建设系统重大事故情况,缩短事故快报时间,提高快报效率,在要求时限内将有关事故情况上报至建设部,并有序、高效、妥善做好有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就进一步加强建设系或安全事共快报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安全事故快报渠道
    (一)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上报至省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处,然后由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止发展处在对限要求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在房主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因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与使用,及其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导致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上报至省建设厅建设材料装备处,然后由省建设厅建设材料装备处在时限要求内上投至建设部。
    (二)对于在建或己竣工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拖和地下空间工程或斜坡(包括高切坡)防护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上报到省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处,然后由省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处在时限要求内上报至建设部。
    (三)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营)中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由各设区市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营)主管部门负责上报至省建设厅城建处,然后由省建设厅城建处在时限要求内上报至建设部,具体要求按照冀建城[2006]265号文件执行。
    (四)在房屋建筑使用阶段(含危房),由于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对房屋建筑的非正常使用,或者对其损坏没有进行必要的修缮而造成的重大生产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在城市房屋拆迁拆除中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由各设区市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上报至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处,然后由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处在时限要求内上报至建设部。
    (五)在村镇区域内发生工程(包括农房)质量和安全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上报至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处,然后由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在时段要求内上报至建设部。
    二、安全事故快报时限
    建设系统发生重大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与有关主管部门必须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的有关情况及时向相关建设行业主管部门逐级上报。凡发生重伤1人以上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在事故发生12小时之内按事故快报渠道要求逐级上报至省建设厅相关处室。其中,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要在6小时之内按事故快报渠道要求逐级上报至省建设厅相关处室;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要在3小时之内按事故快报渠道要求逐级上报至省建设厅相关处室,然后由省建设厅在相应的要求时限内上报至建设部。
建设系统发生其他事故的,上报时限按照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工作的通知》(建质[2006]110号)的相关要求执行。
    三、其他有关要求
    请各地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本地所属全部生产经营企业对事故快报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专项部署,确保本地建设系统发生安全事故时,有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建设部和我厅要求的快报时限与有关快报表单的填写要求,进行事故快报。
对于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工作的通知》


主题词:转发    安全    快报    通知
抄报:建设部
抄送:河北省安委办
河北省建设厅办公室                                                 2006年6月7日印发


建设部文件
建质[2006]11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系统安全事故
快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及时了解掌握建设系统安全工作情况,有序、高效、妥善处置各类安全事故,我部决定进一步完善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安全事故快报范畴
    建设领域安全事故分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营)安全事故和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事故。(具体内容见附件1)
    二、安全事故快报时限要求
    建设领域发生以下安全事故的,发生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按时上报建设部。
    (一)发生死亡的安全事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营)安全和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包括农村和集镇)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事故,发生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安全事故的,应在12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安全事故的,必须在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营)安全和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安全事故的,必须在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发生运行(营)供应中断的事故:
    1、城市供水: 造成城市1万户以上居民供水连续停止24小时以上的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供水连续停止24小时以上的事故,必须在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2、城市供气:造成城市1万户以上居民供气连续停止24小时以上的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供气连续停止24小时以上的事故,必须在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3、城市供热:造成城市1万户或10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供热居民用户连续停热72小时以上的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造成3万户或30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供热居民用户连续停热72小时以上的事故,应当在12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4、城市轨道交通:因突发性事件造成一条线路全线停运或两条以上线路同时区间停运超过2小时的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发生因突发性事件造成一条线路全线停运或两条以上线路同时区间停运超过8小时的事故,应当在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5、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主要市政干道、重要桥梁及隧道损坏造成行车中断,且须采取封桥断路措施,预计经过抢修24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行并将对城市交通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应当在12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其中,城市的重要隧道,跨江、跨海大桥,桥长在2000米以上的大桥,以及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市桥梁,因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发生坍塌,或导致桥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事故,应当在4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四)其它事故:由于深基础支护、边坡失稳或地下空间施工坍塌,致使周边重要建筑物倒塌、毁坏、严重倾斜,或城市主要道路严重损坏,干管断裂,严重影响城市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应当在12小时内上报至建设部。
    三、安全事故信息报送的内容
安全事故信息报送的内容包括: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房屋建筑和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事故损失、事故初步原因分析、是否需要技术支持等基本情况。
    四、安全事故快报平台和快报渠道
    建设系统安全事故信息管理由建设部应急管理机构(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在建设部网站上统一建立网络平台,接收和发布建设系统安全事故信息。
    凡属国家总体预案中法定四小时内快报的安全事故,以及不属于预案规范的建设领域其他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安全事故,除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通过网络平台报送外,还必须以书面材料形式正式报送建设部值班室。(见附件2)
涉及国家秘密工程和秘密事项的,应通过保密渠道报告。
    五、安全事故的续报要求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的进展情况和建设部对事故的反馈意见,在十日之内续报有关情况。
    六、安全事故快报的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定落实专门工作机构具体承担接报、核定、处理、传递、通报、报告、统计和分析有关安全事故的工作任务,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七、其它
    (一)发生在建设系统的企业、场所(如公共汽车、轮渡、公园、风景名胜区、建筑工地等),但监管或执法处罚及行政审批主体不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其他安全事故,如消防、道路(水上)交通、食物中毒、地质灾害、特种设备、环境污染等方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向同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通报,并同时抄报建设部;未接到报告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并参照以上时限要求,报建设部。
    (二)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安全事故快报制度另行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00六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1:

安全事故的快报分类

    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
    在房屋建筑(包括农房)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因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防护或操作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深基础支护、土方开挖边坡失稳,致使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倒塌、毁坏、倾斜,隧道、桥梁塌陷,道路损坏,管线断裂,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二、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营)安全
    1、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活动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交通安全、火灾等安全事故。
    2、在燃气的生产、输送、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气管道等燃气设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在燃气的开采、生产、加工、处理、输送过程中,由于供气气质指标严重超标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3、在城市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质重大污染或严重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
    4、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5、在城市排水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排水设施中沼气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爆炸或大规模扩散等。
    6、城市生活垃圾因沼气引发爆炸、火灾,因暴雨等引起滑坡,或因突发流行、传染病疫情引起大规模污染,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7、在城市市政桥梁隧道运行阶段,由于自然力或人为破坏以及管理不善等造成桥梁隧道损毁、塌陷、坍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三、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
    1、在建或已竣工房屋建筑(包括农房)、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引起建筑物、构筑物坍塌、倾斜,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周边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2、在房屋建筑使用阶段,由于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对房屋建筑的非正常使用,或者对其损坏没有进行必要的修缮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周边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内外建筑设备安装和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破坏主体结构,任意加层、加装设备超过设计荷载,屋面积雪清理不及时,改变房屋使用用途等原因造成建筑物坍塌、损毁等。
    3、斜坡(包括高切坡)防护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表面、支挡结构、排水系统的缺陷,汛期雨水较集中等因素造成滑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20231229094238069.rar